招生热线:0556-8937029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安庆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6-03-07 处室:办公室 作者: 点击: 5235

教职成[2015]525号

 

各县(市)教育局,市区中职学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皖教职成[2015]10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制定《安庆市教育体育局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庆市教育体育局

2015年12月11日

 

安庆市教育体育局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81号)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以及《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皖教职成〔2015〕10号)文件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立足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推进教育教学研究,健全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2、基本原则

①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②坚持统筹推动、服务需求。统筹专业布局和功能分工,优化专业结构,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

③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优化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长搭建“立交桥”。

④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着眼于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共同培育人才。

⑤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教学做并行,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二、主要工作任务

1、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学生理想人格。

①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集全市职校智慧,编制素养模块教材。“德为才之帅”。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学生成长的根基。要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确保教学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和考核“五落实”。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以法治基础知识和法治意识教育、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为主要内容,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广泛开展“文明风采”竞赛、“劳模进职校”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充分发挥安庆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效应,文化底蕴厚重,人才辈出,涌现出陈独秀、赵朴初、邓稼先、朱光潜、严凤英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艺术大师和科技精英;发挥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育人作用,增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课程,着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③强化职业精神培养。要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融合起来,重点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职业精神。要依托实习实训环节,利用学生与社会、岗位实践密切接触的机会,引导学生形成遵纪守规、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的良好职业素养。通过宣传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增强职业荣誉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

2、加强专业建设,增强服务发展能力。

①整合职教资源。建立区域协作、错位发展的办学机制,避免专业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对于定位不明确、办学质量差的职业学校实行调整,鼓励优质学校通过兼并、合作办学等形式,整合办学资源,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目前我市有中职类(含技工学校)学校40余所,近期目标调整为30所以内,远期目标调整为20所以内。一个县(市)重点建好一所中职学校,办学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积极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能力,加强示范性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力争50%的中等职业学校达到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标准。

②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根据我市经济建设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建立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匹配紧密、面向市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要结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等要求,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紧紧围绕我市石油化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和新兴信息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设置专业。既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又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同时,要建立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要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注重传统产业相关专业的改革和升级,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③推进示范专业建设。根据省教育厅关于优质、特色中职示范学校建设方案,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争取实现9所以上省级品牌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的立项和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其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带动全市职业学校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围绕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在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现代物流、材料化工和新能源等专业领域,重点打造我市强势专业,重点认定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市级骨干专业,并着力推进成为省级示范专业,带动我市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3、推进衔接融通,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

①积极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为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的需要,搭建学生成长的“立交桥”,应积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科学定位中职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中职和高职相同或相近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的递进、延展和衔接关系。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中的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中的引领作用,使中职和高职既有相对独立的培养系统,又有顺畅的衔接轨道,形成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使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都能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②完善课程体系衔接。依托安庆职教联盟“中高职衔接协作委员会”积极开展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科学确定适合衔接培养的专业,稳步推进衔接研究工作。着重中高职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统筹安排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顶岗实习,研究制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合理确定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推进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

③构建学生继续学习的通道。为满足学生终身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的需求,支持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职接受继续教育,并根据职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职业学校应根据毕业生基本情况、技术技能特点以及工作要求,确定并完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型”教学模式,为受教育者提供多样化自主选择创造条件。

4、创新培养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①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一是强力推进校企联合办学。职业学校要按照专业类型与对口企业合作,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实训实习安排、毕业生就业安置、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二是鼓励职业学校把实训基地办在企业,企业把车间建到学校。三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建立校企合作的沟通平台。四是实施“订单”培养。鼓励职业学校按照企业订单,为企业培养“对口”学生。五是职业学校要主动适应企业、靠前服务企业。职业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岗前培训,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安徽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探索校企“联合招生、合作育人、定向就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继续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积极探索实施学分制、分段制培养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以综合学分制对学生实施评价,规定学生毕业的最低学分要求,推行过程学分、替代学分、奖励学分等符合学生现状的学分认定体系。所有课程参照学时数规定相应的学分,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质量评价方式,包括课程完成即给学分、课程完成通过相关的技能考核后再给学分等等,不断丰富人才培养模式。

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课程与最新的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相对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内容先进、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前瞻性地培养人。根据国家发布的专业目录、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主动接受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到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学校要建立定期与行业、企业磋商的制度,建立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制度,让教师了解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以及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的实际情况,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使技能型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5、深化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①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编制安庆市各专业课程改革方案。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机制,使职业学校课程设置能及时反映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专业课程和教材能与技术进步和装备保持同步更新,专业课程内容能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推进以工作过程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完善“公共课程+核心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实践性技能课程”的课程结构。探索实施与学分制相关联的选择性课程体系。该体系由“核心课程模块”(必修课程)和“自选课程模块”(选修课程)组成。“核心课程模块”由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组成,教学时数原则上不超过总时数的50%。“自选课程模块”分“限定选修”和“自由选修”两种。“限定选修”旨在保证学生选定学习课程的相对系统性和丰富性,保证学生成长方向的一致性。学校要按一定的比例向学生提供“限定选修”的课程科目,课程之间应努力体现彼此一定的逻辑关联。“自由选修”课程可以涵盖较广泛的内容,包括通识课程、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自选课程模块”教学时数原则上不能低于总时数的50%。

②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要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要按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足、开齐、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及专业基础理论等基础课程。要加强文化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改革学科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公共基础课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

安徽天柱山旅游学校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皖国东路0098号 | 邮编:246300 | 联系电话:0556-8932039

备案号[皖ICP备19022365号] | 皖公网安备 34082402000360

设计制作:安徽天柱山旅游学校——信息中心  联系QQ:254464540  95638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