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0556-8937029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05年第6期(总第6期)

发布时间: 2010-09-01 处室:办公室 作者: 点击: 5688

市教育局副局长吴功华到县职教中心调研

 

11 4 ,市教育局副局长吴功华到县职教中心开展职教调研。县教育局副局长李发根、县职教中心校长舒根海分别汇报了我县、我校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全市职教工作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吴局长充分肯定了潜山县在全市职教工作会议后所采取的得力措施,要求职业学校要有正确的定位,要办出自己特点,要有自己的实习基地和专业教师,要开展“订单式”培养,办好真职教。

 

 

 

 

潜山县职教中心  舒根海

  

10 28 11 1 ,笔者随潜山县职教考察团到江西新余市进行考察,新余市职业教育发展速度之快,效益之高,规模之大,特色之鲜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新余市职业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清晰的办学思路,成功的办学经验使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同志经受了强烈的思想振憾,给我们洗了脑子,指了路子。

新余印象

印象之一:小城市办大职教

新余虽是个地级市,但全市人口仅110 万人,面积3178 平方公里,人口和面积只相当于潜山县的两倍,然而小城市却办出了大职教。新余市职业教育雄居江西省“龙头”,在全国名声大噪,被教育部专家誉为“新余现象”。目前,全市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53 所,其中民办高校6 所,民办职业中专28 所,固定资产5.6 亿元。全市职业学校在校学生7 万余人,中职与普高招生比例为65 35 ,在校生比例为59 41 。在校生万人以上的学校4 所。4 26 日,全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在新余市召开。

印象之二:招生多,进口旺

新余市的职业学校每年招生近3 万人,生源来自除港、澳、台外的30 个省、市、自治区,省外、市外的学生占招生总数的90 %。新余的所有职业学校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招生网络,仅渝洲学院就有100 多名专职招生人员,并在各地聘请招生代理人,通过招生补助、奖励等手段激发招生人员的积极性。

印象之三:重实训,质量高

在新余每到一所学校,最有看头的是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每所学校的所开专业都有足够的工位给学生动手实习,每个实习车间里都能看到学生动手操作的热闹而繁忙景象。渝洲科技职业学院投入1000 万元,建起了教育部定点的数控专业实习基地,中山计算机学院、赣西学院分别投资500 多万元建起了十二合一、制冷制热等家电维修实训车间和服装制做实习车间。他们还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据一位渝州学院读书的潜山籍学生介绍,他们在教室上理论课与在车间上实训课的时间各占一半,这位在渝洲学院才读一年的学生,已能熟练组装收音机、电视机等各种家用电器了。中山学院实行以证促学管理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特长进行英语、普通话、计算机、专业技能等各种等级考试,颁发校内学历证书。

印象之四:就业好,出口畅

新余的职业学校普遍实施“订单教育”模式,各校都有很强的专职就业队伍,并在广州、深圳、东莞、上海、宁波、厦门等地设立了常驻就业机构,使培养出的各类人才源源不断输送到四面八方。十几年来,新余已向长三角、珠三角输送各类才技能型人才19 万余人,许多毕业生做出了突出成绩。渝洲学院副院长余振华介绍,该校就业三不接待:中介招工不接待,招收普工不接待,有性别区分的招工不接待。该校在学生就业集中的城市设立办事处,构建两小时工作圈,在两小时内及时解决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困难。

印象之五:对地方经济拉动大

以每个在校生人均年消费8000 元计算,新余市一年就可从市外聚集资金5.6 亿元,加上每年近2 亿元的固定资金投资,这7.6 亿元资金直接带动了新余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职业教育对全市GDP 的贡献率达13.7 %。仅生猪每天要消耗120 头,大米约消耗3.6 万斤,职教消费吸引了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第三产业,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新余职教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到新余参观、考察的学生家长,教育团队络绎不绝,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风景。

新余经验

经验之一:党政重视,部门服务,对职业教育认识到位

新余市党政领导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树立“抓经济必须抓职教,抓职教就是抓经济”的理念,把职业教育列入新余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职业教育发展当成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早在1990 年新余市就成立了分管副市长为主任的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委员会,下设的社会力量管理处,为副处级单位。市委、市政府响亮提出“亲校、为校、扶校”的口号,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定期议教、党政主要领导联系学制制度,及时研究和解决职业学校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职业学校发展问题的办公会上,实行“不设障碍、不言困难、不提意见”的“三不”办法,全力为学校办实事,破难题。新余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全方位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一是在资金上支持,市里每年20 %的教育附加费足额用于职教发展,并设立1500 万元民办教育发展信用担保基金和民办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帐户,通过担保、贴息等办法解决民办职校融资难的问题。二是在学校用地上支持。全市累计在城区划拨近4000 亩土地用于民办职校发展。三是在学校收益上支持,对职业学校所产生的收益凡地方所得部分,一律实行全额返还。四是在人才上支持,新余市对公办职业学校实行“三定一不定”( 定编制、定岗位、定工资总额、不定人) 的管理模式,并积极鼓励和支持机关干部和具备资格的教师到民办职校任职。现有在校生1.3 万人的赣西学院詹慧珍院长裁逢出身,靠一架缝纫机起家,在校生1.5 万人的渝洲学院杨名权院长开始是一名家电修理工,他们靠自身滚动发展筹集资金成长为资产超亿元的民办学校举办者,主要得益于新余宽松的职教发展环境,得益于新余市党政领导对职业教育真心实意地支持力度。

经验之二:股份为主,多元办学,创新职业教育新体制

新余的职业教育能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发展,关键是他们走出了一条以股份制办学为主,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的道路。全市许多学校采取个人股份投资、吸引外资、融集民间资金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征地建校,扩大规模。各职业学校建立董事会,形成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成功解决了职业学校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渝洲学院办学者与广东、安徽客商股份融资合作办学,建立自己的近千亩校园;江西冶金技师学校采取银行贷款、职工集资、社会招商引资扩建校园200 多亩;南方电脑广告学校与赣中理工学校股份重组,合并成立中南职业技术学校。

经验之三:就业为先,技能为重,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

职教与普教最大的区别在于职业教育直接与市场对接,职教举办者既要懂教育规律,也要懂市场规律,了解市场信息。新余市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努力在“四性”上做文章。一是专业设置突出职业性。只要市场需要、学生想学,都能在新余找到想学的专业。二是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在理论课与文化课的教学中,新余的要求是“文化过关,理论够用,技能为重”,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为1 1 ,重点训练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办职教。三是培养目标突出应用性。根据市场变化,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性快,动手能力强。四是招生工作突出灵活性。90 年代中期,新余就打破了“四限”的框框,鼓励职业学校采取灵活的方法和多种手段在全国招生。中山学院与深圳人人乐有限公司开办订单教学,基础课由学校教师任教,专业课则由公司派专人任教;赣西学院开通校企直通车,与企业签订长期用人合同,教材全部参照企业实际操作流程设置内容,实行理论与实践捆绑式教学,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就业上岗。校企合作使职业学校毕业生由被动适应市场变为主动占有市场,由“推销”毕业生为“批发”毕业生。良好的学生素质和质量,使新余的职教毕业生真正实现了“皇帝女儿不愁嫁”。

发展对策

与新余相比较,我县的职业教育存在着“气氛不浓,机制不活,规模不大,质量不高”的问题,如何实现我县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县职业教育在困境中奋力崛起呢?我们提出如下发展对策:

一、认识要再深化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一些人视为“二流教育”,成绩差者、表现不好者、升学无望者无奈选择读职业学校,职业学校成了“学业失败者的收容所”。在普高热的冲击下,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贡献往往被遮掩。就我县来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意义非常重大。

第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县实施五大战略( 工业化,旅游富县,城镇化,科教兴县,不持续发展) 的重要保证。实现富民强县目标,实施五大战略,必须要有大批技能型人才支撑。现代化工厂不仅需要高素质的管理者,更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天柱山旅游市场不仅需要高层次策划者、决策者,更需要高素质的一线导游员、服务员。

第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我县是个劳动力资源大县,农村劳动力三十多万人,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如何变就业压力为发展动力,变人力资源优势为人才资源优势,关键就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今年,国内人力资源市场上,一方面出现“民工潮”,农民工找不到活干,即使有活也是又脏又累报酬低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出现严重的“技工荒”,一些报酬高、条件好的技术工种找不到人干。“民工潮”与“技工荒”的矛盾强烈呼唤,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步伐。据调查,通过我校培训的

安徽天柱山旅游学校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舒州大道399号 | 邮编:246300 | 联系电话:0556-8932039

备案号[皖ICP备19022365号] | 皖公网安备 34082402000360

设计制作:安徽天柱山旅游学校——信息中心  联系QQ:254464540  95638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