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0556-8937029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发布时间: 2010-08-31 处室:政教处 作者: 点击: 5814

辅导教师:赵春荣

辅导对象:全体学生

教育目的:

以心理教育为目标,建立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特点、心理状态、发展倾向的科学测定和综合分析基础上对学生心理素质加以培养。

教育内容:

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并非一日之芝,需通过多种途径多方面的教育,方可在被教育者身上塑造出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

1.建立和健全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体系

学校心理教育以培养一定的心理素质为目的,所以它必须以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体系为实施依据。

建立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体系,首先应当把它看作学校素质教育这一整体目标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纵向来看,要建立一套根据各年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及与教育要求相适应的系列目标,体现出心理教育和心理发展的层次性、阶段性,每一个年级的心理教育目标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特点。从横向来看,既要考虑到学生一般的、基本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又要考虑到渗透在各育各科教学中的具体的特殊的心理教育目标;既要体现出心理素质培养中的共性与个性,又要体现出心理教育目标各方面以及其他各育、各科教学目标相互结合中的整体性、协同性。

此外,在学校对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中要有相应的心理素质的指标和合理的权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心理教育的实施及有效性。

2.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科学测试和综合分析

学校心理教育一方面以心理教育目标为依据,另一方面又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特点、心理状态,发展倾向的科学测定和综合分析基础上。由于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忽视,加之一般教师往往缺乏应有的教育心理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特点、状态的把握常常是基于不够科学的经验,因而难以真正通过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来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心理教育要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态和特点的科学测试和分析,就需要吸收和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同时,在教育心理科学指导下,发挥教师长期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深层次交往,观察积累大量、丰富的材料,具有可能对学生心理素质做出整体、动态把握的优势,并使之相互补充,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对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目的性,使心理教育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应当逐步积累每一个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的各种数据、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运用微机技术建立学校心理档案。学校在教育管理中,应建立以班主任牵头的,有心理教育专职教师、班级任课教师参加的班级教育会诊制度,定期对学生进行教育、心理分析,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自始至终置于学校教育的视野之中。

3.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方式

一种意见强调教学,主张心理辅导课程化,认为要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出发,要以开课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结合心理知识开展辅导训练。只有使心理辅导列入课程才能使它在学校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时间上才能得到保证;另一种意见强调活动,反对心理辅导课程化。认为不宜过于注重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因为学生掌握了有关心理学知识并不一定就能提高心理素质,采用上课的方式搞心理辅导,可能使心理辅导丧失其本身固有的并不一定就能提高心理素质,采用上课的方式搞心理辅导,可能使心理辅导丧失其本身固有的某些优点。认为课程化不能保证其实施的效果,只适宜解决学生共同的普遍的知识范围的问题,而难解决个别学生心理中的情绪行为等具体问题。

目前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方式有:

⑴在学校各育、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学校各育、各科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目标,使各育、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通过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真正提高各育、各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充分挖掘学校各育、各科教学中包含的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发挥学校各育、各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正是加强学校心理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式。

⑵优化学校、班级集体的文化心理环境。学校教育应当重视校园文化心理环境建设、班级集体建设。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与交往,发挥、发展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调节学校、班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使学校、班集体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任何一种高级心理机能在儿童的发展中都是两次登台的,第一次是作为集体的活动、社会的活动,亦即作为心理的机能而登台的;第二次才是作为个人活动,作为儿童的思维的内部方式,作为内部心理的机能而登台的。”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心理素质是以集体心理为中介而内化发展的。因而,重视学校、班级集体心理环境的建设,将是学校心理教育的一条高效、独特而急待开发的途径。

⑶开展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开设心理辅导课,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开展学校心理辅导,有利于整合学校、班级、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心理教育因素,帮助学生发展积极、正确的自我观念、自我意识,学会客观地分析自我、分析自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行为的控制和调节,使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的活动与交往中,保持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又由于学生心理上的独特性和各自环境的差异性,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心理指导,并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我针对性地,因人而异地矫治和疏导各种心理障碍。

⑷自我教育是培养学生心理品质途径之一。自我教育是学生给自己提出任务,并主动采取先进,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心理品质的过程。一些学生之所以缺乏“免疫力”,自立、自理能力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实践不够。因此,应把这种教育手段和其它方面的方面措施密切配合,从受教育者的主体角度思考教育计划和教育要求。学校把把学生的自我教育纳入整体教育计划,通过开展课风外教育活动,指导学生“以人为镜”,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使他们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

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职业心理素质又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职业心理素质和教育心理素养是两个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的方面,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教育心理素养的基础。学校在教师管理中,一方面应当加强教师集体的建设,优化人际关系,让每一个教师成为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主体,发挥每一个教师的自主创造精神,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引导教师在教改实践中,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教师教育心理学素质,使教育、心理科学不仅成为教师提高教育水平,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有力武器,也成为教师不断认识自己,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的工具。

教学后记:

教师、学生共同来关注健康心理品质问题,无论是优化校园文化心理环境,还是学生自立、自强能力,都是很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