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开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开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 2010-06-11 处室:教科室 作者: 点击: 6855
一、专业背景分析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制造企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据统计,目前我国数控机床操作工短缺60万左右。数控人才短缺已引起中央领导、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月薪6000难聘数控技工”、“年薪16万招不到模具技工”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部、劳动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决定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力争实现五年培养30万以上制造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目标,以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状况。
二、专业开设的必要性
数控技术人才需求量的大小和人才需求的类型、层次、质量等取决于国民经济和制造业的发展程度、水平,也取决于用人单位自身的管理要求、发展趋势等。据统计,制造业较发达的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数控机床占生产设备的70%以上,我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据机械协会统计,尽管目前我国的机床生产年均增长35%,但数控机床的拥有量仍不足总量的2%。尤其是现有的有限数量的数控机床也未能充分利用。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数控人才的匮乏无疑是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制造设备的大规模数控化,社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大批量需求已迫在眉睫。
军工企业、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企业是我国数控技术人才需求比较集中的企业;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大了对各种数控应用人员需求,特别是集中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模具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更是目渐紧迫。工业发展、国力提升急需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的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
三、专业开设的可行性
1、生源充足。仅潜山县每年的初中毕业生约11000人以上,每年要求学习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初高中毕业生在500人以上。我校自2005年以来,共招收该专业学生1500人以上,该专业已成为我校的吸引生源的特色专业。
2、设施设备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我校现有数控机床4台,普通机床10台,铣床1台,刨床1台,车工实训室1个(工位90个),钳工实训室2个(工位90个),电子电工实训室2个(工位150个),学生实训开出率达90%以上。
3、专业教师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我校现有数控专业教师23人,其中专业课教师11人,实习指导教师7人,双师型教师20人。学校通过招、聘、训、转、调等途径加大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现已拥有一支稳定、优良的专业教师队伍。
4、毕业生就业渠道通畅。我校与长三角、珠三角15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数控、机械加工人才就业合作关系,数控技术人才供不应求,已毕业的两届数控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且平均工资待遇高于其它专业毕业生30%以上。
四、专业建设方案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机械制造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工艺技术人员和机械加工设备装配与维修人员。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机械制造企业,从事第一线工艺设计与实施,工装设计、制造与调试,机床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改装与修理,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基层生产管理等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1)知识结构
1、掌握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机械工程和电工与电子学的基本知识。
3、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工艺装备、机床及刀具等基本知识。
4、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电气、液压、数字控制等基本知识。
5、掌握计算机在本专业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6、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7、了解现代企业动作管理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
1、一般能力要求
①具有所在职业或岗位相关领域的活动能力;
②掌握与职业工作岗位有关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
③具有创新精神和立业、创业的能力;
④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同时,毕业生应具有尽职尽责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2、业务能力要求
(1)掌握1~2种主要机械加工设备及普通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技能,并获得操作一种以上机械加工设备的技能等级证书。
(2)具有编制、实施机械制造工艺及设计一般工艺装备的能力;
(3)具有常见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的基本能力;
(4)具有某类机械制造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5)具有计算机操作及使用本专业CAD/CAM实用软件的基本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A、理论教学
1、德育(144学时)
①职业生涯规划(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②职业道德与法律(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取向,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③经济政治与社会(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④哲学与人生(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体育与健康(136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能力。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3、语文(204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4、数学(204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集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5、英语(204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6、物理(102)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力学、工程力学,使学生掌握机械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运用力学的基本原理解决机械工程中简单的力学问题,使学生理解并能运用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初步了解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成就。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物理基本实验能力。
7、计算机应用基础(102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8、综合文科(7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科学、技术历史发展过程及其成就,使学生在了解中国、世界的主要历史文化发展成就基础上,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9、机械制图(136)
本课程主要讲授投影作图、机械制图、微机绘图系统及工作原理等内容。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图示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技能,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初步掌握一种计算机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10、机械基础(136学时)
本课程讲授各种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运用和维护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能力及继续打下基础。
11、电工与电子技术(136学时)
本课程重点讲授直流电路、交流电路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电路基本规律、网络的基本定理、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一阶动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了解非正弦周期性交流及二阶动态电路的概念、电工安全技术、模拟电路的基本知识、门电路及逻辑代数、触发器、组织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等。
12、金属工艺学(34时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机械制造中常用材料的类别、力学性能,金属的晶体结构和结晶,合金的结构和二元合金相图,碳钢、钢的热处理,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及合金,铸锻、锻压、焊接工艺等内容。使学生获得常用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加工和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金属加工的操作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及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
1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34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圆柱体结合的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螺纹及滚珠丝杠的公差、具轮传动的人公差、尽寸链和角度、圆锥、键、花键、螺纹及齿轮等几何量测量技术。要求学生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了解有关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能正确地解释和标注图样上常见的公差;能用极限与配合原则,采用类比法正确选择合理的极限与配合;掌握一般零件的测量方法。
14、工种工艺学(136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刀具基本知识及金属切削原理的基本理论;机床夹具的基本原理;金属切削机床传动、结构及原理;钻床、镗床、刨床、铣床、磨床的特点、运动和应用范围;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编制、加工精度、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加工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综合分析等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理论知识,了解典型零件加工的常规工艺和适用的先进工艺技术,具有编制、实施工艺规程、设计简单工艺装备的能力。
15、数控机床及应用(68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机床程序编制方法,介绍数控机床的基础组成、机械结构及伺服驱动系统、插补原理及其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通过编程训练及时数控机床的操作,使学生具有数控编程和操作的能力。
16、机械设备控制技术(136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及典型液压系统;常用低压电器元件、继电器、接触器 控制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维护常识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编程方法等。
17、机械CAD/CAM(70学时)
本课程主要学习机械CAD/CAM的基本概念、硬件配置和软件组成、CAD/CAM技术软件的应用等知识,了解CAD/CAM技术发展情况,基本掌握一种CAD三维软件和一种CAM软件的使用方法,具备应用CAD/CAM技术联机加工的初步能力。
18、机械制造技术(51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成形车刀、孔加工刀具、铣刀数控刀具与自动线刀具的设计,各类机床夹具、高效及自动化夹具的设计、夹具精度与结构工艺性、组合夹具与可调整夹具等内容。
19、机械加工自动化(53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如何利用某类金属切削机床、辅助设备和控制装置,使整个加工过程按规定的程序自动地完成,主要内容为:机械加工系统自动化的基本问题、大批量生产的机械加工系统自动化、中小批量生产的机械加工系统化、工具系统、机械加工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B、专业实践(32周)
1、课程综合实践周(6周)
本专业教学计划分别安排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设备控制技术、电工技术、机械CAD/CAM等门课程6周综合实践周。
2、金工实习(12周)
本专业教学计划共安排12周金工实习,基本要求如下:
①钳工(3周)
进行钳工的锯、锉 、錾等操作的基本功训练。
②机加工实习(6周)
以车床或铣床为主的操作训练,要求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序,获取某一工种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证书。
③数控机床加工实训(3周)
进行机械零件加工的程序编制、输入、修改、删除训练,操作机床进行加工,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技能。
3、课程设计(4周)
①机械基础综合训练(含公差内容)(2周)
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2周)
进行工艺规程编制和简单夹具设计。
4、生产见习(4周)
供稿:教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