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0556-8937029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发布时间: 2010-06-11 处室:教科室 作者: 点击: 6887

——中学教师如何上好语文课
潜山县职教中心   朱爱笙    13955679883

     文学即是人学,好的文学修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精彩的语文课可以让学生陶冶心情,净化心灵;精彩的语文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感情;精彩的语文课,可以达到“课即是人、人即是课”的忘我境界。

     语文课作为中学生提高文学修养的基础课程,其质量高低,也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近些年针对新课改的讨论是日益激烈,如何上好语文课、上怎样的语文课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首先需要解决的大问题。笔者针对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语文课教学无非遵循两个原则:情理相容、以人为本。

一、 情理相容
     情即感情。语文是一门有灵性的学科,只有注入感情才能够很好的驾驭它,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教师应不再是一味的“传道授业”者,而是作为一个情感的激发者和熏陶者而存在,需要让学生对语文充满感情,找到感觉,不再一味的以告知学生字词句、段落大意为内容进行交流。比如在上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课时,教师应先入为主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静静地荷塘、明亮的月光、轻柔的晚风、独自散步的作者。在学生们都融入这样一个氛围当中后,让他们用自己的灵性去感悟生活情趣,去体味作者的心情。采取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去感悟作者创作意图,去感受真文学的境界,达到到教、学、文本合一的状态。学生在学习到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达到情感的升华和熏陶,这样的语文课,就会摆脱传统的教死知识、学枯燥无味理论的局面,而成为一堂放松精神、陶冶心灵、寻找感觉的语文课。不仅学生不会觉得无聊枯燥,教师也会增进和学生的交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可谓一举多得。比如学习戴望舒的《雨巷》一诗,在要求学生反复朗诵课文的同时,应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将自己看做是诗人或者是结着愁怨的姑娘,可以应用讨论式教学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走进“雨巷”“姑娘”“丁香”的世界,感悟生活的美、真和自然。

     教师充满感情教,学生充满感情学,把语文当做一个具有灵性的朋友,与她交流,达到情感的交融。当学生翻开课本时,看到的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体味的是种种别样的情感。这样缓缓行进,由浅入深,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调动学生激情,主动融入课本情景中,去品味、去感受。

     理即道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习道理,关乎做人做事的哲理。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语文课作为教育学科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起着一定的作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人们的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应用则是第二次飞跃。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融入教学内容,体会到语文情感,这是完成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要达到第二次飞跃则需要引导学生从情感中悟出道理,并践行道理。比如在学习鲁迅的文章的时候,更多的是理解鲁迅对国家的情感以及对黑暗社会的鞭笞和愤怒,对水深火热的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同情,从而让学生明白自己应当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在学习徐志摩的诗的时候,更深层次需要教育学生把握诗人对“爱”“美”“自由”的追求和向往。这样,由情至理再到学生自身,达到一种质的飞跃。

     学习是对生活的一种体会和理解,中学时期作为学生向个人独立生活迈进的过渡时期,更需要教导的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只有把握住了这些道理,方可立身,为以后迈向社会打好基础。语文课要为传递这些道理做好选择。因此,应当做到“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二、 以学生为本
     在大谈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今天,真正的教学方式应当是“以学生为本”。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纠正以往“灌汤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不愿意学、学不好则强迫着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代的青少年,在思维方式、接受能力等各方面都和以往有着差别,他们需要的课堂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可以展现自我,推荐自我的舞台,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如果一味的以传授为主,以“教”为中心则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了。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这样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的“为人生“的教育。21世纪的语文教学,应该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是为了使学生感悟生命的精彩的教学。教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以他们的眼光和知识水平来看待语文学习,面对教学内容,要了解学生所想所需要的,比如应该想到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会有怎样的学习进度?结合学生的想法进行备课和讲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产生很好的情理共鸣。

     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叶澜教授曾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可见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失去自主性,就会成为盲目接受知识的“机器”,没有活力,更谈不上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和理解。调动自主性就要求教师有很好的引导能力,能够激起学生的热情。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曾经一位教育家这样总结对语文课的认识,他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境界;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境界;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境界,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这种“无课”的境界非一日之功能够造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一步一步迈向“无课”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