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0556-8937029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赴德培训总结

赴德培训总结

发布时间: 2013-10-24 处室:教科室 作者: 点击: 5163

赴德培训总结
                               邓平丰
                                2013.10.7


感谢校领导,让我有幸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联合举办的2013年度“建立与中国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力”项目汽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训。此次进修时间和地点:2013年8月7日至2013年8月10日,在北京参加适应性培训;2013年8月10日到2013年10月4日在德国汉诺威参加专业培训。
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各专业对专业人员职业培训的要求并与专业技工的培训进行比较;以行动和流程为导向的塑造职业教育过程;以工作流程为导向开发课程的方法;职业教育流程的计划和对教育流程进行教学法的塑造;开发各专业结合环境保护的理念。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专业和职业教育学角度出发运用培训所学的新知识,从各自专业有效培训大纲中选择一个课题,完成课件制作。现在我已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回到祖国。回顾两个月的德国职业教育培训,感受到职业教育的许多先进理念  ,系统学习了教学方法、学习领域等知识系统,掌握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切实体会到了德国职业教育的优势,受益匪浅。
我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既需要高水平的制造工程师,又需要高素质的制造工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制造中心”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世界制造业强国之一的德国,其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为此,需要对德国教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德国是一个现代化、多元化、开放型的国家,德国的发展与其重视教育的国策是密不可分的。德国的课堂非常注重国民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及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德国未满18周岁的德国青年,必须要接受学校教育。现在我就在德国学习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学总结如下:
一、 德国先进的教育体系
作为联邦制国家,德国的教育政策与教育规划是由联邦形式的国家来决定的。国家的概念涉及联邦和州两个层次。根据德国基本法,各州享有包括教育在内的文化主权,故各州政府有权自行确定教育机构的形式并有相应立法权。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均由州管理。各级各类学校包括职业类学校属于州一级的国家设施。但国家对职业教育有主导权。所有校外的职业教育,都属于联邦政府的职权范围。尽管德国没有明确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提法,但德国联邦劳动署每年编制的对中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职业现状》一书中所涵盖的职业类学校,不仅包括中等教育领域里的“双元制”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等,而且包括高等教育领域里的职业学院和专科大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德国高等教育的范畴已包括了高等职业教育。
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其教育体系的基本结构如下所述:初级阶段教育指学前教育,幼儿园为主要形式,年龄段3-6岁。然后是第一阶段教育,即初等教育,小学四年(仅柏林州为6年),年龄段6-10岁。小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进入第二阶段教育。第二阶段I 级相当于初中,分流为三类学校:实践能力强的进入普通中学(5年),文理知识强的进入文理中学,智力类型介于两者之间者进入实科中学(6年)。第二阶段II级相当高中,初中后进行第二次分流:一部分进入文理类高中,毕业后直升综合大学;一部分进入职业类高中,主要有就业导向的“双元制”职业学校和全日制职业专科学校,以及具有“立交桥”功能的职业类学校。第三阶段教育为高等教育,此时是第三次分流,即高中后分流。高校有3种类型:综合大学(5年),专科大学(又译专科学院、高等专科学校,3-4年),职业学院(3年)。第四阶段教育为继续教育(成人教育),也有3种主要类型:普通与政治继续教育、职业继续教育、科学继续教育。职业继续教育中最重要的学校是专科学校,包括技术员学校和师傅学校,学生主要来自“双元制”职业学校毕业生,一般具有2至5年职业经验,培养目标为技术员或技师,是一种高中后非高等教育机构。
二、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以职业教育立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及世界三大经济强国之一。其职业教育的成功为世界所赞誉,被称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高中阶段的职业类学校有两大类:
     一类是就业导向的职业类学校,主要有两种:其一为“双元制”职业学校,学生主要来自普通中学或实科中学,学制3-3.5年,采取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形式,70%时间在企业,30%时间在职业学校,是德国技术工人的摇篮;其二为全日制职业专科学校,学生也主要来自普通中学或实科中学,学制1-3年,毕业后就业。
 另一类是“立交桥”式的职业学校,主要有三种:其一为专科高中,学生主要来自实科中学,学制一般为2年,其中实践与理论课程各1年,毕业生直升专科大学;其二为职业或技术高中,学生主要来自实科中学或已接受过职业教育者,学制2年,全日制理论学习,毕业后升入综合大学(有专业限制);其三为专科、职业或技术完全中学,学生主要来自实科中学,学制3年,毕业生直升综合大学。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现在各个国家学习的范例,在德国,双元制模式有三个层面支持着它的运行:一是思想层面,德国教育专家胡勃先生认为:“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其称它为一种教育制度,不如称它为一种‘思想’,是一种注重实践、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的思想”。这是对双元制指导思想较为精辟的概括,其表达了双元制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它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这一思想层面的二个重点在于“注重实践、技能”和“为未来工作”,即双元制强调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元制强调的是就业和直接通向生产岗位为未来而工作的一种教育,而不是其他什么“基础教育”和“晋升教育”,在这一思想层面的指导下,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无论教育和实践训练时间的分配,还是培训的运行机制;无论是课程目标制定,还是课程方案的描述;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体现出强烈的实用性、综合性、岗位性、技能性等特征。这一思想层面为双元制宏观上的展开奠定了基础。二是机制层面,双元制是一种制度,是国家立法确立的校企双方遵循,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一种办学制度。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是一种不成功的职业教育。德国政府为了保证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便进行职教立法,将职业教育变成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教育体制,双方严格遵循《职业教育法》和《教育法》的规定,履行着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这种制度的保证下,企业均把职业教育作为“企业行为”来看待,企业内不仅有相应的生产岗位供学生生产实践,还有规范的培训车间供学生教学实践;不仅有完整的培训规划,还有充足的培训经费;不仅有合格的培训教师和带班师傅,还有相应的进修措施等等,这一切均使双元制的“机制层面”更为健全、更为完善,而使整个职教体系得以有效而顺利的开展。三是模式层面,德国双元制又是一种模式,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从总体上讲旨在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和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以及独立、协作、交往、自学等一系列其他相关能力。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为达到“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具体体现在课程结构上的宽基础、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编排的综合性、课程实施上的双元性、课程比例上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上的先进性、课程管理上的开放性,以及课程评价上的实效性上。这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为“双元制”能力本位的实现并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在“双元制”教学中,学生分别在企业和学校接受教育。60%~70%的课程在企业中进行,如生产岗位、培训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30%~40%的课程在职业学校进行。在不同的教学地点,教学形式与内容就有所不同。比如,在企业所遵循的法律基础是联邦职业教育法,在职业学校所遵循的就是各州制订的学校教育法。企业所执行的教学文件是职业培训条例,职业学校的教学文件就是各州制订的教学计划框架。企业的教学内容是技能以及与技能有关的能力培养,职业学校的则是理论与普通文化课。企业所采用的教材是联邦职业教育所编制的技能模块,职业学校所采用的是基础教材与专业教材,没有统一的教材要求,但教材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企业实际,贴近职业现实。企业的教育者是实训教师,由企业雇佣,经过职业培训,有2到5年的教学经验,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没有犯罪前科。职业学校的教师,则必须是大学毕业生,经过录用考试,没有犯罪前科。在企业,学生的身份是学徒,并与企业签订合同,合同由行会管理,企业每月向行会交纳一定的费用。在学校,他们则是学生。考试的方式也不同,在企业,由行会组织进行技能考试;在学校,由行会管理进行理论考试。学习期满,企业向学徒颁发培训证书、技工考试合格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则颁发结业证书。学生在企业的学习费用由企业负担,在学校的学习费用则由州政府支付。
学习德国“双元制”,我的体会深刻,我认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都围绕职业需要来进行,根据实际需要,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专业设置。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是以社会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以受教育者为中心,所以社会的需要会反馈为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又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双元制”教育究其实质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教育各环节的实施都紧密围绕着企业的用人需求,增强了社会实用性,节约了教育资源的投入,所以说学习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有许多长处值得我国的职业教育借鉴。
三、   学习德国的教学方法
此次到德国培训,我们系统学习了行为学习领域,经历了从基本理论到教学方法、教案设计、教法、学法等方面的系统培训。主要是学习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文教学法等,德国的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了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做很好的培养出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独立能力、沟通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协作能力和责任心。
德国是世界上最为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家,也是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德国职业教育界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的讨论,这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1996年德国的一次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首次提出“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个决议在1999年正式颁布,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因此,确定了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从根本上讲,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就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德国职业教育中一切教学方法选择、使用和评价的基本点。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通过教学活动基本规律的理性分析,可以基本确定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其主要内容包括:卡片展示法、项目引导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它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评价它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 ,一个先进的教育观念,一种指导思想 ,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模式,一种新的思潮,一个改革的代名词。其教学方法实施的基础 = 用心 + 用手 + 用脑(职业活动)。
行动导向的学习是教育学的一种新范式。所谓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计划、执行、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分析问题、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行动,既包括个体的主观意识行动,又包括个体的客观具体行动,即要实现动作行动与心智行动的整合。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尽可能与职业的工作过程保持一致性,因而这一整合将“强迫”学习过程依照职业的工作过程展开,以便获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现在在我国的一些高职学校应用得比较多,目前中职学校运用此种方法还不是太多。
四、德国对于环保的态度
在德国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是课上是课下,都能将环保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德国的道路上,随处可见分类垃圾箱,每个行人都能自觉的将垃圾分类。在以行动为导向的课堂上,环保更是热门话题之一。德国家长和老师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生活。
  在培训期间,我们还参观了几所职业学校,在那里我们能和德国学生近距离接触,我们感到他们很开心,很满足,每个人都在忙碌着。我们还在课余时间到汉诺威周边的一些城市进行了参观,德国给我们的总体映像是很干净,人很热情!
本次学习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收获很大,也将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个驿站所感受到的一切,将是我一生的财富,这将会使我对事业更加热爱和投入。同时,我也期望我的收获能与同事们分享,和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服务于我校的发展,为我校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