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舒根海校长受邀参加省教育厅中高职衔接座谈研讨会
舒根海校长受邀参加省教育厅中高职衔接座谈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13-09-16 处室:办公室 作者:徐玮 点击: 6605
八月以来,受省教育厅邀请,省内十余所中专学校和高职院校校长组成了中高职衔接专题研讨组,先后几次召开座谈会,就我省中高职衔接及对口高考改革方案进行研讨。省教育厅厅长程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江春到会并作重要讲话。
研讨会上,舒校长畅谈了当前中职学校“招生难,发展难,难招生、难发展”现状,并以《从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求学需求着眼思考中高职衔接》为主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省中高职衔接提出了建设性改革意见:
一、中高职衔接须面对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求学需求。
二、构筑“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职教成才通道是解决中高职衔接问题基础条件。
三、面向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求学需求进行中高职衔接形式上的设计。
四、构筑“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成长通道中的改革性意见。
从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求学需求着眼思考中高职衔接
安徽省天柱山旅游学校校长 舒根海
二○一三年八月七日
中职教育即就业教育的顶层设计,让中职学生失去进一步学知求技的机会,尽管国家通过中职助学、减免学费等系列途径吸引初、高中毕业生到中职就读,但大多学生家长不为所动,甚至一部分学生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不需花钱的廉价中职教育。
学生家长更多看重的是学校教育能否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时下的中职教育难以满足学生家长多层次多样化的求学需求,使中职教育走进“招生难发展难,发展难难招生”的怪圈,甚至一些中职学校步入“百生”难求的尴尬境地,因而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首先得从满足学生家长多层次多样化的求学需求出发,从顶层设计上构筑“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教成才通道,让中高职教育成为学生家长向往的一种教育类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中高职衔接形式上的科学设计,进而逐步完善中高职教育衔接机制,推动中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和教材、教师培训等诸多方面有机衔接。
一、中高职衔接须面对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求学需求
(一)时下学生家长不认同中职教育的三点主要原因
一是孩子初中毕业大多为15岁,2+1的中职学习意味着孩子未满18岁就得进入务工之列,而且大多是进入劳动密集型的企业领域工作。疼儿疼女之心人皆有之,绝大多数家长舍不得孩子未成年就开始务工,特别是不忍心让孩子进入寻求廉价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超时超负荷劳作。
二是进入职业学校大多是文化课成绩差的学生,在家长看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哪怕自己孩子成绩再差,也不愿意把孩子送到这一群体中去学习。
三是把中职教育定型为就业教育,意味着孩子上了中职就等于给他的学校教育划了句号,大多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过早地失去学业。
(二)时下家长对孩子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在家长眼里,总是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期待,哪怕自己孩子文化课成绩再差,他们都期待着孩子进入一个优秀的群体,期待着孩子能接受更多的教育,最好是接受到本科及其以上教育。当然也有部分家长教育观念先进,能从孩子的客观实际出发,让孩子接受一定层次比如专科教育,学习一技之长,走早就业早成长之路。只有少部分家长因家庭经济困难,间或是孩子求学愿望着实不足等原因,让孩子自寻选择上中职走早学技能早就业之路。
学生家长这一多层次多样化的求学需求,与现实中中职教育即就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这一矛盾使中职教育乃至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大大减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适龄学业人口大幅度减缩,普通高中体量较大,中职学校吸引力严重弱化的现实,必须直接面对学生家长多层次多样化的求学需求,思考中高职衔接问题。
二、构筑“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职教成才通道是解决中高职衔接问题基础条件
(一)“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职教成才通道的构筑有利于增强中职的吸引力
文化课成绩中等左右的学生选择上普通高中在众多较强对手的阵容里,难以考上本科大学,如果构筑了“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职教成才通道,这部分文化课成绩中等左右学生选择改上中职学校,就能轻易地考上应用型本科大学,甚至可能得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深造机会,这样就大大地改变学生家长排斥中职学校的现状。而随着应用型本科大学招生数的逐年扩大,选择上中职学校的学生家长愈来愈多。生源解决了,生源质量也逐年提高了,中职学校的吸引力由此提升。
(二)“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成才通道的构筑有利于增强高职的吸引力
“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成才通道的构筑一方面使当年愈来愈多未考上应用型本科的中职学生愿意选择高职院校就读。另一方面又使愈来愈多的普高本科落榜生愿意选择高职院校就读,因为通过高职院校的学习,既可以提升技能走就业创业之路,又能为今后上应用型本科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较大的可能。同样随着高职学生有更多机会上应用型本科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高职的吸引力也随之提升。
中高职吸引力的提升,带来中高职生源增加,生源质量的优化,为中高职衔接创造了基础性条件。
三、面向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求学需求进行中高职衔接形式上的设计
(一)面向中职学生中高职衔接形式上的设计
1.面向通过技能学习早就业意向的学生实行“2+1”模式,即让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基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实习实训课,第三年到企事业岗位顶岗实习毕业后就业。
2.面向通过中职学习上大学意向的学生实行:
①“2+1+3”模式,即在校学习两年基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实习实训课,第三年继续在校强化学习,通过对口高考上高职院校对口专业学习。
② “2+1+4”模式,即在校学习两年基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实习实训课,第三年继续在校强化学习,通过对口高考上应用型本科大学对口专业学习。
③面向通过中高职连读早就业意向的学生实行“4+1”模式,即在中职学校学习四年基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实习实训课,第五年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
*此类模式通过省厅评估在实力型中职学校内开设,并上挂实力型高职院校或应用型本科大学,接受其业务上的指导。
④面向通过中高职连读上大学意向的学生实行“4+1+2”模式,即在校学习四年基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实习实训课,第五年继续在校强化学习,通过考试“专升本”到应用型大学学习两年。
*此类模式通过省厅评估,在实力型中职学校内开设,并上挂实力型高职院校或应用型本科大学,接受其业务上的指导。
(二)面向高职学校中高职衔接形式上的设计
略,由高职学校提出意见。
四、构筑“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成长通道中的改革性意见
(一)本科计划的下达
1.大幅度增加对口招生的本科计划,让愈来愈多的上中职的学生能通过对口高考进入应用型本科大学学习,引导更多成绩更好的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
2.及时下达对口招生的本科计划,对口招生的计划下达要与普通大学招生计划的下达同步,彻底改变过去对口招生本科计划迟迟下达的局面,增强社会对对口高考的认识。
3.省内名优大学面向中职学生开设“应用型本科班”,单独设班,并逐年增加招收对口高考本科计划。
4.及时公布对口招生录取分数线。
(二)对口高考的改革方案
对省厅对口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的一点意见。专业考试时间可提前完成如在五月中旬前完成,文化课考试时间应与普通高考统一时间进行。中职学生技能优但文化课成绩薄弱,文化课考试与普通高考同步,便于各中职学校能通过第三年的强化教学提升中职学生的基础课成绩,为进入大学学习提供文化课成绩支撑。
(三)打破中职上挂高职的区域性限制
中职学校上挂高职一方面是为了接受高职院校的业务指导与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中职学校的社会吸引力,应打破中职上挂高职的区域性传统要求,让中职学校能根据专业设置在全省范围内自由选择1-2个实力型院校进行上挂,为实现真正意义的中高职衔接创造更多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