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德育模式 增强德育实效
创新德育模式 增强德育实效
发布时间: 2012-04-11 处室: 作者: 点击: 7731
创新德育模式 增强德育实效
金文兵
中职学生管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近几年来,我校班主任在实施德育管理过程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通过学困生跟踪、盲点盲区管理、校园安保巡逻、家校联动、警校共建、班级考核、行政跟班、德育实践周活动等等,创设了一套可信、可亲、可用的德育模式,全面提高了班级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但随着学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就业要求的进一步拔高、员工素养要求的进一步提升、生源素质的逐年滑坡,德育工作面临着全面挑战,我们必须清醒的自我剖析、自我加压,从国家、民族的命运、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前途、教师的职业道德出发,提高责任意识,创新德育模式,改革德育方法,增强德育实效。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目前我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各乡镇,学生普遍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甚至生活贫困,留守儿童居多,春招学生大部分属“五无”,即无成绩、无习惯、无品行、无目标、无关爱,秋招学生则是中考落榜者,特点与春招相差无几,只不过多了一些想上进却无助的“好人”。具体说来,主要是以下方面:
1 、文化课成绩差。做不出简单的数学题,写不出文字通顺的文章,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对于现行教育的学生评价体系而言,文化课成绩是中职学生自信缺少、自我价值缺乏、找不出归宿的根蒂。
2 、行为习惯较差。没有卫生意识,待人接物不懂礼节,态度不谦逊,生活不俭朴,语言不文明,迷恋网络,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抽烟、喝酒、斗殴、敲诈、偷窃。
3 、道德水准偏低。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淡薄,是非标准模糊,诚信缺乏,不懂得感恩,缺乏爱心。
4 、心理不健康。情感扭曲,性格判逆,自私、狭隘、偏执,不听从老师的批评教育,对老师顶撞甚至对抗,遇上挫折自抛自弃,不能忍受半点委屈,报复心理严重。
5 、价值观、审美观缺乏。偏离时代主旋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理解、尊重他人,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追求超高消费。
6 、目标模糊。没有明确的人生与职业规划,学习生活盲目无序。
(二)教师方面
近几年来,学校尽管大力倡导德育全员化,积极推行学科德育渗透,全面落实“校园爸爸、妈妈”,但由于教师的德育认识程度、德育水平的差异,导致德育过程不能齐步走:
1 、认识不到位。少数老师还把德育工作认识停留在管管纪律、是班主任的事或政教处、保卫处的工作等层面上。
2 、措施不得力。在课堂上没有按照“创设适应中职学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之教学组织·素养管理” 的要求落实德育工作,在课下没有落实首视责任制。课前会、主题班会缺乏有效组织,不能有效贯彻会议精神,工作一阵风,忽冷忽热。
3 、方法不对头。德育目标不具体,眼光不长远,无计划性、无系统性,德育工作走一路是一路。
二、德育的改革与创新首先要准确把握中职培养目标
中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一定职业技能的中等实用型人才。学生可以做不来函数题,记不上千百个英语单词,写不出语言流畅的文章,但每个中职学生可以站直坐正,把物品摆放整齐,把卫生打扫干净,可以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如何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如何尊重友爱他人,他们或有能力熟练准确把中西餐具按规定的间距摆好台,或可在钳工台上把铁块做成规定的器件,或能通过计算机快速地进行图文编辑,制作动漫片……如此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培养“起点低、立意高,能做到”,正是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做事的前提是做人,针对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上述个性缺陷,如何把他们引向正常的人生轨道,让他们有目标、有所为,全体教职工就要牢固树立素养教育为首的教育思想,以“十要求十严禁”为抓手,按行为习惯教育、法纪感恩教育、理想前途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德育体系,逐步推进德育改革与创新。
三、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前提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1 、超凡的爱心
普通中学的大部分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相对优良,老师对学生喜爱自然容易做到,而中职老师面对的是整体素质低下的学生,要对他们产生爱的情感有时实难做到。少数老师对所谓的坏学生甚至产生厌恶之情,动辄就要求学校开除,把学生赶回家,这是不可取的。中职老师要有超出一般人的爱心,才能对学生产生爱的情感。
2 、高度的敬业精神
中职学生管理难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稍有疏漏,就会出问题。要求老师全身心、全方位、全天候投入到班级管理之中,要付出远超出一般人的努力,才能把班级管理好。
3 、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中职学生管理难,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必然导致失败。要求老师必须创新思路,革新办法,另辟蹊径,突破常规,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4 、广博的知识储备
中职老师,除了要具备自己本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懂得安全、法律、心理健康、职业规划、人际交往等等各方面知识,要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因时而化,融会贯通,合理运用,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教育效果。
5 、忍受挫折、不气不馁的意志品质
工作中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收获甚微,甚至徒劳无益,内心充满挫折失败的感受,这是正常的心理。但中职学生德育的特殊岗位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超强的挫折忍受力,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精神,才可能最终做好德育工作。
6 、无私的奉献精神
中职的班主任十分辛苦,有时要不分日夜,不分工作日假日,不分校内校,外处管理学生事务,为学生操心劳力,而且多数是没有报酬,这要求
四、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是素养课堂的创建
首先,教师要身体力行。教师首先自己要杜绝上课迟到、早退、缺旷现象,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精神饱满,要做到“满面春风上讲台”,对课堂教学充满激情,不在教室内抽烟,接听电话,不随便离开教室等不良教学习惯,要做到声音宏亮,教态端庄,举止规范,全程站立,全心投入。
其次,教师要从细微入手,课堂内容要全面渗透德育。中职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太好,他们对将来所从事工作的职业素养要求不明白。而现代企业对员工的素养非常重视,企业认为,“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因为技术不行可以在短时间内强化练习,而素养不行可不是一朝一夕解决的问题。中职学校的每位教师一是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学生素养的教育,不能认为“素养教育与己无关”。二是精心实施好素养管理环节的教学。在此环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班级的不良现象,并提出明确的素养要求。三是将素养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如仪表仪容、言谈举止、精心操作、安全作业、整理物件等等,都是整个课堂教学中素养教育的内容。四是从细微处入手。素养教育无小事,素养教育重在细节,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行为中的细微处,善于指导学生做好每个细节,只有当学生在小处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职业习惯,才能培养更高层次的职业态度、职业精神。
再次,教师要注重素养教育的教学组织。中职学生课堂往往存在旷缺、出勤不正常等现象,上课铃响后,学生还难迅速把心神集中到课堂上来,进入上课状态。老师应采用灵活而有效的方法组织教学,这其中包括学生起立时师生互致问候,值日班干报告学生旷缺情况,教师巡视学生进行眼神交流等等。对旷缺要予以记载,对原因不明的旷缺,及时通报班主任和政教处。
中职学生的教室、实训室往往地有纸屑,墙有污渍,器具倒地,桌椅残缺,学生衣冠不整,长头发,佩首饰,走不正,站不直,少数学生甚至桌上无书无笔,或谈笑,或玩手机,或打游戏,或听音乐,或干脆伏桌而睡。因此必须把素养教学融于中职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这首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中,增设素养管理程序,每个授课老师通过查、看、询,对学生素养进行检查,并在这一环节适时进行整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通过课堂这一主阵地加强学生的素养教育与培养。
五、德育改革与创新的主体是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班集体建设
(一)制度建设
制度管理是班级管理的的重要手段,班级要制订一套切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诸如一日常规、学习制度、卫生制度、奖惩制度、纪律要求、公共财物管理维护制度等,内容必须合理,要体现科学化,精细化,要求不能过高,应能让大多数学生通过一定努力都能达到。又不能过低,一味迁就学生,达不到制度的约束力。既要体现人性化,又要有制度的严肃性,制度的实施督查要常态化,作为一日常规的基本要求,实施、督查、评价明确到人,班主任应是总督查人,每天发现执行不到位或疏漏要及时处理补救,切不可听之任之,制度一定要落到实处,切忌流于形式,一旦制订,一定要执行,否则就会在学生中造成负面影响,不执行的制度不如没有制度。我们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班主任没有根据专业、班级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制度设置。
(二)班干培养
班干职务要有“甜头”,可设班干津贴,要间接地把企业班组长、车间主任等不同职务待遇引进班干队伍建设,这种“利益”做法实际是让学生提前感悟职务追求。班干选举前要有详细的任职条件,让那些有明显性格缺陷甚至经常违纪的学生担任班干的做法是错误的,尽管是想通过班干任职这种曲线救国方式来达到教育目的,但效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轮流班干制度在中职难以行得通,人人任班干也不可取。对班干培养主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严格要求。当班干部犯了错误,或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班主任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传授方法。要细化班干部的服务职责,要求班干部对同学“一视同仁”,在工作中要坚持原则立场,态度严正又不失平和,教育班干部不要骄傲自满,更不能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树立威信。要给班干部独立工作创造机会。要教育学生尊重班干部,服从干部的领导。要适当地给班干部摆功,让同学们知道班干部为集体付出的辛劳,在班干部工作有失误时,班主任应主动给班干部减压。
(三)文化熏陶
洁净的教寝室、整齐的课桌椅、赏心悦目的被褥折叠、规范的物品摆放、醒目的文化墙、特色的班级术语等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树立正确班级的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让每一个学生在集体的生活圈子里,感受到正义的力量,扭转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于班级不正确习气班主任必须立场鲜明的表明态度,做正义的卫士。
(四)活动引导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德育的有效载体。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可以从文明教寝室的创建、卫生区的检查评比着手,倡导每人每天伸一次手,弯一次腰的捡垃圾活动,开展每天说一句文明用语活动等等。兴趣和业余特长的培养,可以在班级开展朗诵、读书竞赛活动,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参加一至两个学校的课外兴趣小组。时间观念强的同学可以在班级担任守门员,每天开关电灯、门窗。爱动手的同学可以担任班级的维修工,负责检查修理班级的课桌椅,可以动手制做班级展板。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负责对班级的情况总结归纳,能写会画的同学负责板报等,甚至身高臂长的同学负责开关壁挂的电视、清扫高处的灰尘等等。总之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特长,在班级充分展现。在活动组织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点与面的结合,“点”可树立典型,“面”可培养集体荣辱感。
(五)德育技巧
方与圆
所谓“ 方” ,即指班主任工作的准则、原则;所谓“ 圆” ,即指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情感。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过于求“ 方” ,一味地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事,虽然公正无私,威严正统,但有悖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的道理,其结果可能造成学生对班主任敬而远之。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过于求“ 圆” ,一味地迎合学生的愿望,虽然能赢得学生的好感,皆大欢喜,但有损于学校原则的坚持和制度的执行。所以,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应灵活处理“ 方” 与“ 圆” 的关系,力争做到“ 方” 中求“ 圆” ,“ 圆” 中求“ 方” ,有“ 方” 有“ 圆” ,“ 方”“ 圆” 统一。一般说来,在“ 点”“ 面” 结合的教育工作中,“ 面” 上的工作宜侧重于“ 方” 的要求,“ 点” 上的工作宜侧重于“ 圆” 的教导;对待那些性格执拗、脾气倔强的学生,或者那些偶尔犯了一些错误,但未造成严重影响的学生,在教育时,可以以“
通讯地址: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皖国东路0098号 | 邮编:246300 | 联系电话:0556-8932039 备案号[皖ICP备19022365号] | 皖公网安备 34082402000360 设计制作:安徽天柱山旅游学校——信息中心 联系QQ:254464540 95638800